城市区域噪声现状
城市中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口的高度集中,使城市区域的环境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在一些大城市中,噪
声污染已成为城市居民反映的“公害之最”。
城市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工业、建筑施工以及社交活动等方面。
1.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来源于城市中频繁运行的各种机动车辆,如火车、飞机和船舶的运输噪声。在一些现代化的大城市中,道
路交通噪声所辐射的声能占城市噪声总量的44%左右,而其中以机动车辆占主导地位。其噪声性质属非稳态声,随时间
和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变化。交通噪声的发声强度虽然通常比工矿企业中的车间噪声要小些,但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
长,使城市市民的正常活动,包括工作、学习和睡眠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1).道路车辆噪声
我国机动车辆噪声比较高。例如上海市区繁忙交通干道两侧峰噪声值的统计声级L10。高达80~85dB,其等效声级Leq
的平均值高达76.5dB。分析其原因可归结于机动车发动机噪声高、道路不畅、堵车严重,车流频繁、人车混杂、时有鸣
号、管理不善、缺乏控制网络等。
道路交通噪声与发动机的声功率、车辆负载、车型、车速和路面条件有关。
2).铁路噪声
铁路运输不仅噪声大,而且伴随着低频振动,对环境干扰很大。当一列火车经过时,从感觉出噪声一直到结束持续
时间较长。牵引机车噪声、轮轨之间的撞击声以及鸣号声交织在一起,传播区域甚为宽广。列车在正常行驶时,距铁路
中心线10m远处的噪声级约为90dB,至100m远处仍达75dB,尤其是火车进人市区后的鸣笛声,更令人难受,近场声级高
达120 dB,影响区域可达数千米之远。据报导,高架铁路旁居民有75%~95%的人反映,因火车通过使睡眠惊醒。
3).航空噪声
航空噪声扰民问题在一些城市中矛盾也很突出,尤其是大型喷气客机,其声功率高达100kw以上。在喷气口近旁的噪声
级超过150dB。在低空飞行时,激起的“轰声",对人体以及建筑物危害甚大。
我国航空事业虽发展较迟,但由于出现一些机场选点和航道选择不妥现象,使城市居民受害非浅。
4).船舶和港口噪声
船舶噪声包括内河和港口两个部分。内河航运噪声主要是货运驳船发动机,机动客运船发动机和鸣笛噪声。发动机
以中、小型柴油机为主,其噪声成分以低中频为主。据国内几个城市内河航船测定,当汽拖船驶过时,河岸两边的噪声
级一般在80~90dB之间,传播距离也很远,且持续时间比交通车辆要长得多。鸣笛则以气动喇叭居多,噪声级比电喇叭
高出10~20dB,近场声级高达110dB以上。
港口噪声则以装卸作业区中各种运输机械、起重机械、交通车辆、中重型货车以及检修场地的作业噪声为主。因
此,既有流动性噪声源,又有固定性噪声源。各种噪声对港区中邻近的办公楼和居民生活区带来不同程度影响。若港区
中设有客运站,则还会增加许多公共活动噪声。
2.工业噪声
工业噪声在我国城市环境噪声中所占比例也很大,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中,平均占
20%。它虽比起流动性的交通噪声传播范围要小些,但因声源位置相对是固定的,持续发声时间又长,对周围环境造成
的影响往往更加严重。在70年代,据我国纺织、化学、电子、冶金、机械、印刷、建材、建工、食品、造纸等行业中千
余家工厂的1.1万余种噪声源测定,工人操作区噪声级超过国家《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的占37.3%。最近几年来,
从我国对工业污染源的普查中,初步统计出在全国约有53万余个噪声源,其中超标和严重扰民的有28万余个。
工业噪声成为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为:一是目前很多工厂企业,尤其在老工业城市中生产工艺和机
电设备多数比较陈旧落后,噪声级普遍过高;其次是城市建设和规划布局缺乏远期目标,以及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如城
市功能区域划分紊乱,人口密度过高,拥挤程度严重等。在我国,多数中小型工厂和街道,乡镇企业与居住小区混杂是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一大特点。
3).施工噪声
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布局的调整,城区扩建改造等所带来的市政工程和建筑施工的噪声是城市建设中的普遍问
题。因施工机械功率大,转速高,噪声普遍较高。一般施工机械的噪声在邻近施工场地可达80~100 dB,有些特殊的大
功率打桩机噪声可高达110 dB以上。
声属一种暂时性的声源,但由于大型工程的施工周期长,作业区域的范围宽广,对城市居民的干扰也十分严重,尤其是
晚间施工,其噪声更令人烦恼。
4).社交活动噪声
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噪声,近年来亦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虽噪声强度比前述几类噪声小,但涉及的范围却十分广
泛。城市环境卫生用的机动车日益增多,一般集中在清晨,常使不少居民从睡眠中惊醒。随着家庭电器化的普及,使家
庭生活噪声也日趋增加。
噪声污染防治
根据声学原理,噪声污染的防与治,均采用切断噪声传播途径来实现的。因此法是在技术上相对容易实现的方
法。公路隔声屏障即是切断噪声传播途径最常见的噪声治理措施之一。
噪声污染的最有效处理方式当属于主动降噪(即改良设备设计与工况,使之噪声降低),虽然很难,但最有效。